“自從裝上這個定長吸絲裝置,我們就解放雙手了,一次四、五個絲筒同時放絲,方便多了。”5月15日,在簾子布公司原絲二廠作業現場,當班的卷繞工喬振杰對筆者說。
今年以來,該公司深入貫徹集團“六個堅持”基本方略,牢固樹立“以質量效益為中心”理念,積極開展“創收增效工程”創建實施活動,項目涵蓋資源配置、成本控制、挖潛增效、科技創新等方面,全面提升企業運行的效率和效益,推動企業高質量創新發展。
原絲二廠積極投身“創收增效工程”,深挖潛力,不斷提高產品產量及質量。針對困擾原絲生產30多年來絲筒在切換后表面將形成一層不合格絲的老問題,傳統做法是由卷繞工將不合格絲用吸絲槍吸入廢絲筒,這種作法不但準確度不高,還造成絲的浪費。針對存在的問題,經過專題小組不懈努力,最終決定在原絲筒表面安裝定長吸絲裝置。
“在試驗期間可并沒有那么順利,遇到很多瓶頸,經過幾次試驗,才達到了想要的效果。”該廠廠長李連臣說道。
據了解,在實驗階段,該廠先后進行了手動斷絲和加裝電熱絲熔斷裝置,但在實際生產中存在不安全因素,效果不理想;最后加裝氣動剪刀和減速機,在到達設定的米數后準確無誤的切斷絲束,達到實際效果。
該公司一名管理人員說:“原絲二廠開展的此項活動只是公司‘增收創效工程’的一個縮影,目前公司整個創收增效工程共立項33個,項目實施結束后預計可實現年增效6000多萬元。”
今年以來,該公司還在動力廠熱媒循環泵、原絲重要聚合設備、紡絲側吹風風機、冷風風機上已安裝了59個無線傳感器,可實時監控設備運行溫度、濕度和振動情況,運用物聯網技術上傳至云平臺,繼而通過大數據云計算結合AI智能分析,對設備運行情況進行全時段、全過程監控管理。
“我們在圍繞質量效益為中心的同時,不斷加大改革創新,突出效益和效率,利用像電子標簽技術等自動化、智能化的手段來解決滯留許久的生產難題,從根本上提高產品質量,為實現‘建設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’奮斗目標奠定基礎。”該公司總經理王安樂說。